咨询热线:400 996 0065

位置: 首页  >   >  院校新闻

深度揭秘:新加坡公立大学教学模式,与国内大不同

发布时间:2025-04-11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947

新加坡公立大学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国际上享有盛誉,其教学模式与国内大学存在诸多差异。深入了解这些不同之处,对计划留学新加坡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。

在课程设置方面,新加坡公立大学注重跨学科融合。以工程专业为例,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核心课程,还需选修人文社科、管理等领域的课程。这种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,使其能从多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。相比之下,国内大学课程虽也在逐渐强调学科交叉,但专业课程占比较大,跨学科课程相对较少,学生更多聚焦于本专业领域的深度学习。

课堂互动上,新加坡公立大学课堂氛围活跃。教授鼓励学生积极提问、参与讨论,小组合作项目频繁。在一堂商业案例分析课上,学生们会分组对真实商业案例进行深入剖析,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分析成果并相互辩论,教授则引导讨论方向,提供专业建议。而国内大学课堂,传统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,虽也有互动环节,但整体参与度和讨论深度在部分课程中相对有限,学生更多是被动接受知识。

考核方式两者也有显著区别。新加坡公立大学综合考量学生多方面表现。平时作业、课堂参与、小组项目、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均纳入最终成绩评定。其中,平时作业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,课堂参与体现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团队协作能力,小组项目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合作技巧。例如,一门课程最终成绩中,平时表现可能占比40%,考试成绩占60%。国内大学考核则多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,平时成绩占比较小,部分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甚至决定最终成绩的60%-70%,这使得学生在期末备考压力较大。

在实践教学环节,新加坡公立大学与企业紧密合作,为学生提供丰富实习机会。许多专业课程会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一学期甚至更长时间,学生在实习中接触实际工作场景,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,积累工作经验。国内大学也重视实践,但由于企业资源等因素限制,部分专业实习机会不够充足,且实习时间相对较短,学生对实际工作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有限。

新加坡公立大学在课程设置、课堂互动、考核方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与国内大学存在明显差异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。

若你对新加坡公立大学留学及教学模式还有疑问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。专业团队将依据你的情况,定制留学规划,提供备考指导,助你开启新加坡求学精彩旅程。